宝宝从1个多月到现在5个多月,鹅口疮一直没好过,用碳酸氢钠洗液擦洗,再涂抹制霉菌素,好了没几天又反复发作。平时奶嘴小碗都开水消毒,也经常擦洗乳房,益生菌也长期服用,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鹅口疮。怎么才能彻底好?
妈妈们别着急,下面倍可医生来普及一下鹅口疮的相关问题!
鹅口疮到底是怎么回事?
鹅口疮由于发病后口腔、舌上布满白屑状物质,如鹅口,故名鹅口疮。又因其色白如雪片,所以也称为“雪口”。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。
多由念珠菌感染引起,是一种真菌感染;引起鹅口疮的原因有很多,如:孩子抵抗力差、奶具不卫生、妈妈患有阴道炎、家人有真菌感染(如脚气)等。
鹅口疮如何治疗?
对于轻度患儿,喂奶前后家长可使用棉签蘸着5%浓度的碳酸氢钠为宝宝擦拭患处;
对于重度患儿,家长可将2-3片50万单位的制菌霉素片完全碾碎和10毫升的维生素AD滴剂混合搅拌,在喂奶半小时后将其擦拭患儿口腔(注意,擦拭后半小时不能饮食);
对于反复感染的患儿,可使用思连康(即四联活菌片)治疗。
如何预防宝宝鹅口疮?
●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~15分钟;
●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;而且应经常洗澡、换内衣、剪指甲,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;
●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、晾晒;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,并定期消毒;
●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,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;
●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,用具一定要分开,不可混用;
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。
最后,倍可医生再提醒一下,孩子鹅口疮反复一定要寻找治病感染源,如家人有真菌感染不仅要保证孩子的治疗和卫生,自身也要注意治疗感染源。